诈骗亲属财产算诈骗吗
一、诈骗亲属财产算诈骗吗
诈骗亲属财产也可能构成诈骗。
从法律层面看,诈骗罪的认定主要依据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亲属财产同样属于受法律保护的公私财物范畴。若符合上述诈骗罪构成要件,即便诈骗对象是亲属,也会被认定为诈骗犯罪。
实践中,司法机关认定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例如,是否有明显的诈骗行为,像编造虚假理由骗亲属钱财;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取得财物后并无归还意思等。同时,有些情形可能存在特殊性,比如在家庭内部因经济往来、纠纷等存在一些看似类似诈骗的行为,但实际情况较为复杂,不一定简单认定为诈骗。
如果亲属间存在财产纠纷,一方认为遭受诈骗,建议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展调查,以准确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犯罪。
二、诈骗知道我卡号和姓名怎么办
发现诈骗分子知晓自己的卡号和姓名,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立刻联系所涉银行。向银行详细说明情况,表明可能存在的诈骗风险,要求银行对该银行卡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比如暂时冻结、限制非柜面交易等,以防止诈骗分子利用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操作。
其次,仔细核查账户交易情况。通过银行网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密切关注账户资金动态,查看是否有异常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向银行和公安机关报告。
再者,向公安机关报案。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前往当地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诈骗分子获取个人信息的过程,提供尽可能多的细节,协助警方开展调查工作。
最后,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平台或线下场所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定期修改银行卡密码,设置强度较高的密码组合,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同时,开启账户资金变动提醒功能,以便及时掌握账户情况。
三、诈骗合同诈骗量刑标准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依据犯罪数额及情节而定。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通常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巨大;存在致使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严重情节的,也依此量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亦适用此量刑幅度。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退赃退赔情况、是否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对具体量刑作出判定。
以上是关于诈骗亲属财产算诈骗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