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最多赔偿多少个月
一、未签劳动合同最多赔偿多少个月
未签劳动合同最多赔偿十一个月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差额,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计算,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止,也就是最多十一个月。
举例来说,若劳动者月工资为五千元,未签劳动合同时长符合支付二倍工资的规定且最多的情形,那么用人单位需额外支付的赔偿金额就是五千元乘以十一个月,即五万五千元。
需要注意的是,主张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有仲裁时效限制,一般为一年,从应当支付二倍工资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劳动者要及时行使权利,收集好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公司违反劳动合同规定赔偿多少
公司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数额需根据具体情形确定:
第一,若公司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二,若公司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第三,公司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具体赔偿需结合劳动者实际情况、工资水平、工作年限等多方面因素准确计算。
三、转正后没签劳动合同赔偿多少
转正后未签劳动合同,赔偿数额需依据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该二倍工资以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应得工资为准,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计算赔偿时,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计算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但最长不超过十一个月。比如,劳动者转正后工作了五个月仍未签合同,且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用人单位需支付的二倍工资赔偿就是4个月(5个月减去第1个月)乘以5000元,即20000元。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每月二倍的工资。劳动者要维护自身权益,应及时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通过合法途径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
以上是关于未签劳动合同最多赔偿多少个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