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完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一、二审完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生效后若对方未按判决履行义务,当事人就可申请强制执行。
通常,二审判决送达当事人后即产生法律效力。在法律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若义务人仍未履行,权利人便可向一审法院或者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需注意,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同时,申请执行时效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依据法定程序,运用强制手段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二、二审胜诉后可以马上强制执行吗
二审胜诉后,并非马上就能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但需等待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若对方在规定履行期内主动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自然无需强制执行;若履行期届满后,对方仍未履行义务,胜诉方才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胜诉方申请强制执行时,要准备好强制执行申请书、二审生效判决书、能证明自身身份及与案件关系的材料等相关文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法院受理申请后,会依法审查并启动相应执行程序,通过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等措施,保障胜诉方权益得以实现。
所以,二审胜诉后要先看履行期情况,履行期届满对方不履行,按法定程序申请,法院审查通过后才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三、二审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哪些材料
二审申请强制执行,需准备以下材料:
一是强制执行申请书。应明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住址、联系方式等;清晰阐述申请执行的事项,即二审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具体内容,如支付款项金额、交付物品等;还要说明申请执行所依据的法律文书案号及生效情况。
二是二审生效法律文书副本。该副本能够直观呈现法院判决或裁定的具体内容,作为执行依据。
三是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若申请人为自然人,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四是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材料。如银行账户信息、房产信息、车辆登记信息等,方便法院快速准确查找被申请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提高执行效率。
准备齐全上述材料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以推进强制执行程序。
以上是关于二审完多久可以强制执行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