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给工资怎么办如何起诉
一、公司不给工资怎么办如何起诉
公司不给工资,劳动者可按以下步骤起诉:
第一,收集证据。要搜集能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及公司未支付工资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聊天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务必妥善保存。
第二,进行劳动仲裁。这是起诉的前置程序。劳动者需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作出仲裁裁决。
第三,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在收到仲裁裁决书规定时间内,准备好起诉状、仲裁裁决书、证据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状要写明双方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
第四,参加庭审。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劳动者要按时参加庭审,在法庭上陈述事实、出示证据,进行辩论等。
第五,执行判决。若胜诉但公司不履行判决,劳动者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采取措施强制公司支付工资。
二、公司不给工资怎么办起诉法人
公司不给工资,通常不能直接起诉法人。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应先通过以下常规途径解决:
1. 协商解决:与公司管理层沟通,要求支付工资,保留好沟通记录。
2. 投诉举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会对公司进行调查和处理。
3. 申请劳动仲裁:准备好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的证据,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是起诉公司,而非法人。因为公司是独立的民事主体,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支付工资是公司的义务。
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比如法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时,才可以要求法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此时能考虑将法人列为共同被告。
三、要求公司给工资条不给怎么办
公司不给工资条,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首先,员工可与公司沟通协商,明确告知公司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同时,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让公司知晓提供工资条是其法定义务。
若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能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他们会对公司进行调查和处理。
员工还能申请劳动仲裁。收集相关证据后,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提供工资条。劳动仲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解决方式,若仲裁结果支持员工诉求,公司必须执行。
通过以上合法途径,员工能维护自身获取工资条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公司不给工资怎么办如何起诉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