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巧算经济账 纠纷化解加速度
今年3月,范某和田某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将田某名下一毛坯房出租给范某做超市,随后范某按协议向田某支付了租金及押金共计4.85万元。合同签订后,因范某的烟草专卖许可证迟迟没有办理出来,超市未能正常营业。双方协商退租无果后,范某将田某诉至长安区法院,请求田某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并退还租金。
案件受理后,长安区法院立案庭经审查认为该案事实清楚、双方争议焦点明确,且均表达了调解意愿,决定将案件委派给经验丰富的资深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
调解现场,调解室一度剑拔弩张。“我的钱难道打水漂了吗?”“我装修花的钱谁来赔!”双方高声争执,田某更激动地拍桌质问:“你说你要开超市,我帮你买冰箱买空调还进货,你现在说不租还想退房租,门都没有。”眼看情绪即将失控,调解员果断中止调解:“大家冷静一下,我们先暂停,各自平复情绪再谈。”
随后,调解员采取“背对背”策略,分头倾听双方诉求。面对范某,调解员晓之以理:“这没法营业确实无奈,但你们合同签订在先,田某也已按你的要求履行了交付义务,也确实花了钱的,房租全退,是你的话你愿意吗?”劝解田某时,调解员动之以情:“房子出租你这边确实是花了钱的,但咱现在应该尽快解决问题,这事拖得时间越久,房屋空置损失更大,咱不如‘退一步’及时止损。”经过多轮面对面沟通与“背靠背”协商,在调解员的引导下,原、被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田某当场通过微信转账退还给范某4万元,范某也自愿放弃剩余款项并配合验收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