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银山镇三举措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坚持规范化建设,厚植基层善治底色
银山镇对社会治理办办公用房进行优化整合、功能重置。采用“一楼便民接待、二楼专业处置”的垂直分区模式,最大限度利用空间、方便群众。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双牵头,政法委员具体负责的综治中心建设与运行领导小组。建立涵盖社会治理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卫生院、民政、妇联等12个核心部门的“大综治”工作委员会,赋予中心实质性的统筹协调权。
银山镇综治中心设1名专职副主任、1名专职受理员、1名专职风险排查员,采取核心部门(社会治理办、司法所)常驻中心,其他部门轮驻的方式运行,并公开驻点人员信息、排班表、联系方式,确保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中心对驻点人员拥有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议权,解决“派而不驻、驻而不用”的顽疾。
坚持品牌化,突出综治能力
银山镇总结提炼“黄平方”“陈建”等品牌调解室及一线调解员的实践经验,归纳出“背靠背降温法、利益平衡法、亲情融化法、案例引导法、乡贤评理法、现场踏勘法、换位思考法、冷却处理法、联合攻坚法、法治宣教法”10种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银山版枫桥调解十法”,组织全镇调解员轮训推广,极大提升了基层调解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结合“法律七进”,开展“法治院坝会”“网格微普法”全覆盖、“送法上门”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宣扬法治精神,“遇事找法、化解靠法、办事依法”的氛围日益浓厚。
坚持实体化运行,持续推进综治“银山实践”
通过规范化建设与创新实践,银山镇综治中心真正实现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运行”的转变。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到99.3%,社会治安警情同比下降,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化解不力引发的重大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专业高效的调解赢得了群众信任。品牌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金字招牌”,法治宣传活动深入人心。风险预警精准性、重点人员管控有效性大幅提高,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