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会昌梓坑村红色文化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2025-07-30 18:06:22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张勇)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曾是“留守苏区中央政府”驻地,如今是以红色基因滋养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本。从1934年项英率领留守红军在此坚守斗争,到如今“四姓同堂议事厅”化解矛盾、凝聚人心,这片红色土地上,“军民同心、共护家园”的精神始终流淌,并转化为平安建设的强大动力。

  红色根脉,平安建设的精神源泉

  80多年前,梓坑村曾是苏区革命的“隐秘战场”,留守红军在这里印刷《红色中华》、储备物资、坚持斗争,而村民们则以草药相赠、以信任相托。该村墙上“只有加入工农红军”的标语似在诉说“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

  “共担风雨、共守平安”的红色基因成为梓坑村最珍贵的精神遗产:“平安,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守护,而是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同行动。”

  如今,这份基因在基层治理中延续。“四姓同堂议事厅”的诞生,恰是对当年“军民共商共议”传统的传承——就像当年红军与村民围坐商议斗争策略,如今李、赖、邓、林四姓村民在议事厅里共话村务;当年红军用标语凝聚共识,如今议事厅通过红色电影、赣南文化表演,让“团结互助”的红色理念融入日常。红色记忆里的“同心”精神,化作了今天村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成为平安建设的“根”与“魂”。

  自治创新,红色精神的当代实践

  梓坑村将“留守红军与群众共护家园”的传统,转化为“三议四引导”的治理体系,让红色精神成为平安建设的“方法论”。

  在“四姓同堂议事厅”里,“小事本组议、大事网格议、难事宗祠议”的机制,延续着当年“军民协商”的智慧。宗族间的利益纠纷、村民间的日常矛盾,在这里通过坦诚沟通化解。这就像当年红军与村民共商突围方案那般,如今的议事协商同样以“求共识、护大局”为目标,既维护了乡村和谐,也让“有事好商量”的民主意识扎根人心。而青年志愿者、社会团体的加入,更让这份“共治”传统升级为多元参与的新格局,正如当年红军与群众、社会团体共同支撑苏区斗争,如今的梓坑村正以“众人拾柴”的力量筑牢平安防线。

  文化聚力,红色底蕴的长效滋养

  红色基因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的浸润。梓坑村将红色记忆与乡土文化结合,让平安建设有了更深厚的群众基础。议事厅里举办的婚丧嫁娶活动,延续着乡土温情;每月播放的红色电影、赣南文化表演,让“留守红军坚守信念”的故事走进年轻人心里。当村民在议事厅里谈论着“当年红军如何护着群众”,当孩子们听着老人讲“红军叔叔给玉米”的往事,“平安要靠大家守”的理念便自然生长。

  从当年红军与群众共守红色阵地,到如今四姓同堂共筑平安家园,梓坑村以红色记忆凝聚人心,以自治创新破解难题,这片土地上的平安故事正是“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平安中国”的生动注脚。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