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推进社区警务团队建设

2025-08-18 16:07:24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张驰 □王明月 王乃柱)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有这样一支由社区民警担任队长,社区干部、钢都义警、热心群众、网格员、保安员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特殊队伍,他们不仅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更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他们就是鞍山市公安局千山分局社区警务团队。

  面对辖区人口结构复杂、治安要素多样、群众和企业需求日益多元等实际情况,千山公安分局聚焦“枫桥千山”建设工作,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发挥群防群治优势,深化警民共治,创新打造社区警务团队,以新机制、新方法、新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同频共振”。

  “1+n+x”,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我就是在这个企业退休的,虽然老了还能给企业尽一份力。”大屯派出所社区警务团队队员老刘在退休后又有了一份“新工作”,那就是跟着民警一同开展治安巡逻。面对自己曾经工作过地方,老刘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以社区警务团队队员的身份回归更让他觉得十分骄傲。

  为切实加强“警网融合”,发挥好“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千山公安分局创新打造“1+n+x”社区警务团队建设层级标准,即以警务区为单位,由社区民警牵头,组建以辅警、警务助理、治保会成员、网格员、保安员为骨干,以“双报到”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民间公益组织以及各方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共治警务团队。截至目前,千山分局已组织25支社区警务团队,共有队员371人。

  这支融合多方力量的警务团队不仅拓展了社区警务的职能范畴,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充分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细胞,更切实化解了基层警力不足、融入不深、联防效果不明显等突出“痛点”。

  警力前置,延伸为民服务触角

  “调解要像解绳结,得顺着纹路来。”汤岗子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员老刘常挂在嘴上。几天前,小区两户居民因空调外机噪音问题产生纠纷,从口角争论到互扔杂物再到大打出手,矛盾不断升级。见此情况,社区警务团队迅速启动“多元联调机制”,先由巡逻队员稳住现场,再请退休老法官析法,接着让老邻居讲情,最后让擅长维修的队员加装隔音棉。经过连续三天的上门“家访”,这种 “警务主导 + 情理交融”的模式,让这起剑拔弩张的纠纷消弭在楼栋里。

  社区警务团队的职责涵盖安全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服务群众、宣传教育、信息收集与反馈等五大方面,真正实现了“一员多能”。日常工作中,队员既是安全‘警卫员’,肩负着治安巡逻、入户走访等职责;也是纠纷‘调解员’,能有效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配合民警妥善处置各类常见矛盾纠纷;不仅是群众‘服务员’,能利用自身擅长维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优势特长,为辖区群众、困难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暖心服务;更是法治‘宣传员’,能广泛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宣讲,全面提升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他们还是情报“收集员”,能发现群众诉求,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推动警务前置,切实做到案事件发现快、处理早、效果好。

  动态管理,提升团队工作质效

  “暑期已经到了,大家可以给家长多讲讲关于防溺水的安全知识。”千山区东西河村村委会内,东鞍山派出所副所长李忠煜正为团队队员“盘点”工作重点。

  社区警务团队由社区民警牵头组建,实行实人、实名、实号、实数的动态管理模式,建立周通报、月研判、季总结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碰头会”的形式,自下上形成从社区警务团队队长到派出所副所长再到派出所所长层层递进的“三级管理模式”,实现收集意见建议到位,协调具体事项到位、解决群众问题到位,确保团队高效运转。同时,按照《千山分局社区警务团队工作方案》要求,各警务团队还将结合队员的日常表现,对不适宜在团队工作的队员进行调整,对表现优秀的队员予以相应奖励,使社区警务团队这更绳拧得“更紧”,抓得“更实”。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