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在于
一、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在于
合同撤销和无效存在多方面区别:
- 原因:无效合同通常是因为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等。比如与黑社会组织签订的非法交易合同,自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可撤销合同则是因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如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例如一方利用另一方的急迫需求,签订显失公平的合同。
- 效力:无效合同自始至终无效,其无效是绝对的,任何人均可主张。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才会导致合同无效。
- 期限:无效合同不存在时间限制,任何时候发现都可认定无效。可撤销合同有除斥期间,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逾期未行使,撤销权消灭。
- 主张主体:无效合同的主张主体广泛,法院、仲裁机构或当事人均可主张。可撤销合同只能由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主张。
- 法律后果:两者都可能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后果,但无效合同若涉及违法犯罪,可能会有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二、合同无效与可撤销合的区别
合同无效与可撤销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原因不同:无效合同的原因是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或公共利益等,如买卖毒品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则是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像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下订立合同。
2. 效力不同: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从订立时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任何人均可主张其无效。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后,合同才自始无效。
3. 主张权利主体不同:无效合同的主张主体较为广泛,法院、仲裁机构或当事人均可认定合同无效。可撤销合同只能由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其他人无权主张。
4. 行使期限不同:无效合同无时间限制,任何时候发现合同无效情形,都可主张。可撤销合同有除斥期间限制,重大误解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通常为一年。
三、无效合同能否构成诈骗犯罪
无效合同本身并不必然构成诈骗犯罪。无效合同是指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依据民法典,存在多种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诈骗犯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若签订、履行无效合同过程中,当事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使用欺诈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且骗取财物数额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犯罪。
例如,一方虚构合同标的、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签订合同并交付财物,这种情形下无效合同可能构成诈骗犯罪。相反,若合同无效是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非欺诈因素导致,不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和欺诈行为,就不构成诈骗犯罪。
以上是关于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在于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