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庭没提交证据合法吗
一、开庭没提交证据合法吗
开庭时没提交证据是否合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开庭时才提交,原则上不合法。法院可能不予采纳,但存在例外情况。如果该证据属于“新证据”,例如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才发现,或者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等,经法院审查属实,法院应当采纳,并可能会给对方当事人相应时间进行质证等准备工作。
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同样要遵循证据提交的相关规则。公诉机关有义务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证明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证据。若未按规定提交,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及审判进程。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交证据也需遵循相应程序。若违反规定,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证据以及是否给予补正机会。
总之,开庭没提交证据不能一概而论认定合法或不合法,要依据不同诉讼类型的证据规则、是否符合法定情形等因素综合判定。
二、开庭提供证据还有效吗
开庭时提供的证据是否有效,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若属于“新的证据”,通常是有效的。新证据指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才发现的,或在举证期限内虽已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提供的证据。这种情况下,在开庭时提交,经法院审查核实,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然而,若不属于新证据,且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交,法院可能不予采纳。不过,法院若认为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即便逾期提交,也应当采纳,但会对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
所以,开庭时提供证据能否产生效力,关键在于该证据是否为新证据以及有无正当逾期理由。当事人应尽可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提交的,要及时向法院说明并争取认可,以保障自身权益和证据的有效性。
三、证据在开庭中能提交吗
证据在开庭中能否提交,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般而言,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证据。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开庭时才提交,对方当事人可能会提出异议。
若该证据属于“新的证据”,则可以在开庭时提交。所谓“新的证据”,包括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即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还有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即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若不属于新证据,法院有可能不予采纳,但如果该证据对案件基本事实的认定有重大影响,法院也可能会采纳,并对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
以上是关于开庭没提交证据合法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