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能否自诉

2025-10-04 03:20:36 法律知识 0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能否自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般公诉,由公安侦查、检察公诉。特定情形下可转为自诉,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且相关机关不予追究时,可向法院自诉,且需承担举证责任以维护自身权益。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能否自诉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诉。

   一方面,该罪一般属于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因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往往严重扰乱司法秩序,损害司法权威,需要国家公权力机关介入进行调查和追诉。

   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可转为自诉案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需要注意的是,转为自诉案件时,申请执行人需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执行人存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以及相关机关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等事实,以确保自诉案件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哪个部门立案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般由公安机关立案。具体情况如下:

   -申请执行人报案:当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存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时,可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侦查。例如,在民事判决要求被执行人偿还欠款,而被执行人有能力却故意转移财产逃避还款,申请执行人掌握相关证据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院移送: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被执行人的行为已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将相关线索和材料移送至公安机关。比如,被执行人在法院多次督促执行的情况下,仍公然抗拒执行,法院会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立案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收集相关证据,查明犯罪事实,之后再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依法审判。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量刑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如下: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常见情形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例如,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被执行人恶意串通他人实施多个拒执行为的等。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是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能否自诉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