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有遗嘱继承的还需按顺序继承吗
一、有遗嘱继承的还需按顺序继承吗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有遗嘱继承的情况下,一般无需按法定顺序继承。
遗嘱是被继承人对自身财产处分的意思表示,只要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在存在有效遗嘱时,应按照遗嘱指定的方式和范围对遗产进行分配,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可直接取得相应遗产份额。
法定继承顺序是在没有遗嘱、遗嘱无效或者遗嘱未处分全部遗产等情形下才适用。法定继承规定了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法定继承中,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丧失继承权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总之,若遗嘱有效且涵盖全部遗产,按遗嘱继承执行,不适用法定继承顺序;若遗嘱部分无效或未涉及全部遗产,对于遗嘱未涉及部分,仍需按法定继承顺序处理。
二、农村老人想立承包土地遗嘱可以吗
农村老人对于承包土地,一般情况下不能立遗嘱进行处分。
农村土地承包分为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家庭承包的土地,其承包经营权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而非属于某个家庭成员个人。当老人去世后,只要该农户家庭还有其他成员,土地承包经营权会由其他家庭成员继续承包经营,不发生继承问题,所以不能通过遗嘱分配。
但若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承包人死亡的,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这种情况下,老人可以就该土地承包经营权立遗嘱,指定由谁来继续承包经营。
总之,农村老人能否立承包土地遗嘱,需区分土地承包方式,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常不可遗嘱处分;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在符合条件下可以立遗嘱。
三、遗嘱受赠人,怎么表示接受遗产
遗嘱受赠人表示接受遗产,需遵循法律规定。
一般而言,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以明确的意思表示接受遗赠。具体方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例如向遗嘱执行人、法定继承人等相关人员发送正式的书面声明,清晰表明自己愿意接受遗赠的意愿,并签字确认;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建议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见证,以保证该口头表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另外,实际行为也可作为接受遗赠的表示,比如积极参与对遗赠财产的管理、处分,或者按照遗嘱内容对相关财产进行占有、使用等,以实际行动表明接受遗赠。若受赠人在六十日内未作出任何表示,则视为放弃受遗赠。
以上是关于有遗嘱继承的还需按顺序继承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