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认定用工主体责任
一、劳动仲裁认定用工主体责任
劳动仲裁认定用工主体责任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一般来说,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用工主体责任存在争议时,劳动仲裁机构会审查双方提供的证据。若劳动者能证明其实际提供了劳动,接受了相关管理,且用人单位从该劳动中受益等,仲裁机构会倾向于认定用人单位的用工主体责任。比如,劳动者虽未与具备合法用工资格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受其指派工作,为其创造价值,那么该单位可能被认定为用工主体,承担相应责任。在一些建筑施工领域,若包工头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而劳动者是由包工头召集在项目上工作,且该项目由具备资质的建筑公司转包或分包,此时建筑公司可能被认定具有用工主体责任。仲裁机构会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双方事实劳动关系情况等进行判断,以确定真正的用工主体,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明确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诸如工资支付、社保缴纳、工伤赔偿等责任。
二、公司绩效不发能劳动仲裁吗
公司绩效不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绩效奖金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公司无故不发放绩效的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需准备仲裁申请书、相关证据材料等。证据方面,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绩效制度文件、绩效评估记录、与公司关于绩效沟通的聊天记录或邮件等,用以证明绩效的约定及公司未发放的事实。
劳动仲裁流程一般包括: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双方当事人到庭参加庭审,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仲裁委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
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劳动仲裁及可能的诉讼途径,能有效维护自身获取绩效奖金的权利,促使公司依法履行支付义务。
三、劳动仲裁必须要辞退证明吗
劳动仲裁并非必须要有辞退证明。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提供能证明劳动关系及相关争议事实的证据。辞退证明是重要证据之一,它能直接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若有辞退证明,可清晰表明双方劳动关系已解除及解除的原因等情况,对劳动者主张权益较为有利。
然而,即便没有辞退证明,若能提供其他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也可证明劳动关系及相关事实,从而支持劳动仲裁申请。例如,工资支付记录能体现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薪酬发放情况,工作证可证明劳动者的工作身份,考勤记录能反映劳动者的工作出勤状况等。
所以,没有辞退证明不必然导致无法进行劳动仲裁,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其他有效证据来支撑自身的仲裁请求。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认定用工主体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