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里开除员工怎么办
一、劳动法里开除员工怎么办
劳动法对开除员工有严格规定。若用人单位合法开除员工,需具备法定情形。比如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此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证明开除的合法性。
若用人单位违法开除员工,员工有两种维权途径。其一,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劳动关系。其二,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员工遇到被开除情况,应及时收集与工作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拘役被企业开除有影响吗
拘役被企业开除通常是有影响的。
从劳动者角度,工作丢失意味着失去稳定的经济来源,可能影响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重新求职时,曾被拘役及开除的经历在求职过程中可能成为阻碍,部分用人单位会进行背景调查,可能因这段经历而拒绝录用。
从法律层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拘役属于刑罚中的主刑,企业依据此规定开除员工是合法的。
不过,影响程度因行业和岗位而异。一些对人员品行、忠诚度要求高的行业,如金融、教育等,这种经历影响较大;而部分对技能要求较高、更看重个人能力的岗位,影响可能相对较小。如果劳动者能在后续积极提升自己,用实力证明自己,仍有机会获得新的工作机会。
三、追究刑事责任企业开除吗
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企业通常可以开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从法律层面讲,这赋予了企业自主决定权。企业有权利依据自身情况和规章制度,选择是否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若企业认为该员工的行为严重影响企业形象、运营等,可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不过,企业做出开除决定也需遵循一定程序。要确保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合法送达员工,并保留好相关证据。若处理不当,可能面临劳动纠纷。同时,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比如员工犯罪情节轻微、已获得有效改正且对企业影响不大,企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继续留用。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里开除员工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