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负次要责任需要赔偿吗
一、电动车负次要责任需要赔偿吗
电动车负次要责任需要赔偿。
1. 首先,只要负有责任,就需承担相应赔偿义务。即便为次要责任,仍要对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按责任比例赔偿。
2. 其次,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若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若导致死亡)、财产损失等。
3. 再者,赔偿时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才由负次要责任的电动车一方按照责任比例赔偿。比如双方损失共计10万元,电动车次要责任比例假设为30%,则电动车一方可能需赔偿3万元(在扣除交强险赔偿部分后按比例计算)。
二、汽车交强险次要责任怎么赔付
1. 交强险在有责情况下,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在无责情况下为100元。当负次要责任时,先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付。
2. 若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在交强险财产损失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再按责任比例分担。例如对方车辆维修花费5000元,交强险先赔2000元,剩余3000元,按次要责任比例(如30%),赔偿900元。
3. 对于对方人身伤亡,交强险有责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000元,有责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先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付,超出部分依责任分担。比如对方因事故产生医疗费25000元,交强险赔18000元,剩下7000元按次要责任比例赔偿。总之,交强险按限额及责任比例对对方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进行赔付。
三、车辆划分责任赔付比例怎么算
1.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通常责任比例划分与过错程度相关,比如一方负主要责任,可能承担70%的赔偿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承担30%。
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例如,机动车一方负全部责任,可能承担100%赔偿;若行人负次要责任,机动车可能承担80% - 90%赔偿。
3.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赔付比例需结合事故实际情况,由交警部门勘查现场、调查取证后依法认定责任比例,再据此计算赔偿数额。
以上是关于电动车负次要责任需要赔偿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