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人大联动监督守护农产品安全

2025-09-17 16:05:41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傅潇潇 通讯员邱鹰梅)今年6月以来,浙江省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以下简称“一法一规”),以“法律巡视”为抓手,通过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执法检查,全面推动“一法一规”落地见效,为群众“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筑牢防线。

  强化领导聚合力,精心谋划明方向

  为确保执法检查精准高效,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常委会主任牵头,成员涵盖相关专(工)委室负责人、农工委委员及部分人大代表。结合海宁实际,对标“一法一规”修订要点,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将“监管体制机制建设”“监测制度执行”“生产销售监管”等六大领域明确为检查重点,让执法检查有章可循。

  通过召开工作部署会和培训会,市、镇街两级人大实现“同频共振”,对上下联动开展执法检查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组织集中学习解读“一法一规”,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合力。同时,专门印发“1+3”参考资料,即:1份指导意见,对各镇、街道人大开展执法检查的时间、内容、形式等提出工作指导;3份工作清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责任清单、检查重点内容清单、询问要点清单。市、镇街两级人大上下联动开展“1+12”执法检查,共计参与代表147人次,收到“四张清单”152件次。

  深耕民意践民主,多元调研找问题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调研,让执法检查更贴民心。线上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卷调查,面向公众、人大代表、生产经营主体等发放问卷2177份,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线下走进市区及3个镇街的农批(贸)市场,联合相关部门同步开展“一法一规”宣传、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通过普法咨询、快速检测服务及“代表码”亮码互动,“零距离”倾听民情。

  此外,组织人大代表跟随市场监管部门现场监督农产品抽检,开展“代表评执法”活动;深入21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批市场,召开5场经营主体座谈会,以“小切口”挖掘监管痛点;依托代表联络站、“民情直通车”等平台,结合代表建议督办、专车专场活动,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执法检查各环节,为后续监督整改夯实民意基础。

  协同联动提质效,多维监督促落实

  按照省人大“六化两提升”“监督联动”要求,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探索监督新路径:协同监察和司法工委,构建“人大监督+检察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联动监督,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以“农产品生产流通监管”为主题,开展“食用农产品索证索票”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听证会走进代表联络室活动,邀请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及建议领衔代表参与,会后向相关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放大监督效应。

  同时,专题听取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情况汇报,联合司法局抽查2023年以来的行政案件,从强化执法力度、规范行政处罚等角度提出改进建议;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根据检查领域精准邀请相关人大代表参与,一个多月时间175人次代表提出112件次意见建议。此外,鼓励和引导人大代表“双岗建功”,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