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保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
一、社保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
社保终止合同与解除合同存在明显区别:
- 定义与情形:社保终止合同是指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法定情形出现时,合同自然结束。而社保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期限未届满前,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提前结束劳动合同关系,比如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过错解除等。
- 法律后果:社保终止合同中,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社保解除合同中,若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若是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若是劳动者主动辞职且无用人单位过错,通常无经济补偿。
- 程序要求:社保终止合同一般按法律规定自然终止,无需特别程序,但用人单位需办理社保减员等手续。社保解除合同则需遵循一定程序,如提前通知、说明理由等。
二、一旦交了社保就不算应届生了吗
交了社保不一定就不算应届生。应届生一般分为两种,即当年毕业应届生和择业期应届生。
对于当年毕业应届生,判定主要依据是毕业年份,只要是该年度毕业,即使交了社保,仍属于当年毕业应届生。比如,从学校正常毕业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当年学生,即使在毕业当年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保,在身份认定上依旧是当年毕业应届生。
而择业期应届生,是指毕业一定时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档案等仍保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的毕业生。如果这期间缴纳社保,通常会被认定已落实工作单位,从而失去择业期应届生身份。因为社保缴纳记录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择业期应届生强调未就业状态。
所以,是否因交社保而不算应届生,要根据应届生的具体类型来判断。
三、签订劳务合同企业还给交社保吗
签订劳务合同,企业通常无需为员工缴纳社保。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本质区别。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
在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并非企业的正式员工,不享受企业员工的待遇,企业没有为其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企业与劳务提供者依据劳务合同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务报酬等事宜按合同约定执行。
而劳动合同中,企业与劳动者建立的是劳动关系。根据法律规定,企业有义务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缴纳社保,这是强制性要求。如果企业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补缴,企业还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所以,仅签订劳务合同,企业一般没有缴纳社保的义务,但如果实际形成的是劳动关系,即便签的是劳务合同,企业仍需缴纳社保。
以上是关于社保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