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厂里不签订劳动合同合法吗
一、厂里不签订劳动合同合法吗
厂里不签订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其二,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厂里不签订劳动合同,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对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都有明确约定。缺少劳动合同,劳动者在面临工资拖欠、工伤等问题时,维权将面临诸多困难。劳动者若遇到厂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可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是什么
不签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存在一定风险:
对用人单位而言:
一是需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签的,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是面临行政处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若拒不改正,可能会受到相应罚款等处罚。
三是难以规范管理。没有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容易在工资、工时、劳动条件等方面产生纠纷,增加管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对劳动者来说:
一是劳动关系难以确定。在发生劳动争议时,缺少书面合同这一关键证据,可能导致劳动者难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进而影响权益维护。
二是权益保障不足。劳动合同中会明确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内容,没有合同,这些权益可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旦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维权难度增大。
三、在校生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在校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需分情况讨论。
若在校生已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具备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是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是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可与用人单位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二是已完成学业但尚未取得毕业证书,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其身份视为应届毕业生。
然而,若在校生尚处于学习阶段,学校对其有管理职责,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且用人单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接收其实习,此时双方建立的并非劳动关系,一般签订实习协议,而非劳动合同。
总之,判断在校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以及是否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合作关系。
以上是关于厂里不签订劳动合同合法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