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有什么区别

2025-08-29 10:01:17 法律知识 0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有什么区别?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有三点区别。原因上,解除基于协商或一方过错违约,终止是出现法定情形;程序上,解除要遵循特定程序,期满终止较简单;经济补偿方面,二者均可能需补偿,视具体情况而定。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有什么区别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存在以下区别:

   1. 原因不同:劳动合同解除通常是基于双方协商一致,或一方存在法定过错、违约行为,比如用人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也能解除。而劳动合同终止一般是出现法定情形,如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

   2. 程序不同:劳动合同解除需遵循特定程序,比如提前通知对方、进行工作交接等。而劳动合同终止,若属于期满终止等情形,程序相对简单,一般到期自动终止,但也可能涉及工作交接和相关手续办理。

   3. 经济补偿不同: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具体视解除原因而定。比如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或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劳动者解除,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终止时,除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订,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外,用人单位通常需支付经济补偿。

   二、没毕业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没毕业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

   从法律层面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即便未毕业,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便受该法约束与保护。

   若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解除劳动合同。若已过试用期,劳动者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留意劳动合同的具体约定。有些合同可能会对服务期、违约金等事项作出规定。如果合同中有此类约定,劳动者在辞职时可能需按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同时,劳动者辞职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妥善办理工作交接等离职手续,避免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否则,用人单位若能证明因劳动者未妥善办理离职手续而遭受损失,劳动者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没毕业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但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来进行。

   三、没签劳动合同但被辞退怎么赔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劳动者可依法获得相应赔偿。

   首先,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从入职第二个月起,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多可支付十一个月。

   其次,关于辞退赔偿,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例如,劳动者工作了一年半,正常经济补偿是一个半月工资,违法辞退则需支付三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同时,未签合同期间还可主张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劳动者可收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